这半年,我看过的那些书

最近半年,因为上下班通勤时间增至2小时,所以很是惬意的公交车上享受专心看书时间,导致这半年如饥似渴囫囵吞枣的看了不少。由于现在暂时改为了不环保、不绿色、即使在美国都不能走Carpoll的上下班方式,所以又回归到没法保证看书时间状态了。这篇就算是个阶段性总结吧。推荐指数的评定完全依照个人口味。

1. 什么是数学(推荐指数:★★★★★)

什么是数学

什么是数学

某论坛上有人发英文电子版才让我知道这本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经典数学科普著作,开始看不久,还没看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数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虽然里面讲的大部分东西在从小到大的数学课中都有所涉及,但这本书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教科书的方式去介绍这些数学方法的来源与概念,不强调数学“是”什么,而是强调数学“做”了什么,这对重新认识和理解数学很有帮助,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数学一直没学懂的人来说。

2. 研究之美 (推荐指数:★★)

研究之美

研究之美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一书作者D. E. Knuth早年的一本数学科普书,书名直译《超现实数》,以小说的形式来介绍超现实数的概念和性质。学习超现实数的概念本身对一般人可能直接的用处并不大,不过我觉得看这本书是对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锻炼。另外有一本跟这个话题有关的书叫《稳操胜券》,是对超现实数话题在博弈论话题下的进一步展开。

3. 暗时间 (推荐指数:★★★)

暗时间

暗时间

刘未鹏(Pongba)的Blog的内容精选,一些内容也提炼自TopLanguage讨论组。由于内容编自Blog文章,所以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心理学、数学、方法论等等。虽然内容杂七杂八,但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了作者很深入的思考,所以不管是不是赞同他的观点,也不管是不是被他的文章洗脑,看了这些文章,总还是可以触发自己的一些思考。

4. 搞定1 (推荐指数:★★)

搞定1

搞定1

Getting Things Done的经典作品,感谢来自doit.im的赠书,虽然去年我自己也买过一本……我现在渐渐开始不喜欢“时间管理”这个名词,因为是时间是不能管理的,要管理的是自己的行动。GTD的方法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也不一定会适合所有的人。所以还是需要自己要去摸索一种适合自己的安排自己行动的方式,确保可以有效的工作和生活。

5. Hadoop权威指南 (推荐指数:★★)

Hadoop权威指南

Hadoop权威指南

来自浙江图书馆。泛读,这本书对于了解Hadoop的基本应用和开发过程是很帮助的。但是内容全而泛,如果正真要深入Hadoop,还是得从实际应用中出发,另外多看看文档甚至代码。

6. 漫话通信信号 (推荐指数:★★★★)

漫话通信信号

漫话通信信号

来自浙江图书馆。 “解读中国铁路”科普丛书中的一本,以前还看过其它几本,这套书除了价格暴贵以外,都挺不错,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各种铁路上用到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知识。以这本《漫话通信信号》为例,它并不是局限于孤立的讲铁路通信信号,而是也包含了通信和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所以可以从无到有、形成一个体系的去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

7. 听音乐 (推荐指数:★★★★★)

听音乐

听音乐

新版叫卡曼音乐欣赏课,翻译比较差,所以我还是买了早一个版本的。作为学完Listening to music的巩固,我觉得这本书非常不错。如果单学乐理和西方音乐史,会是一件非常枯燥事情,这本书把非常实用的基本乐理与音乐欣赏和音乐发展史结合起来,非常自然的带人领略了音乐的魅力。

====以下书看的是可耻的盗版电子版====

8. 不懂科学倒大霉 (推荐指数:★★)

不懂科学倒大霉

不懂科学倒大霉

以一个倒霉的家伙一整天的悲惨的经历为主线,杂七杂八的介绍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和科学常识。这本书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就当休息时的科普小品看看还可以。

9. 把时间当作朋友 (推荐指数:★★★)

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作品,常常被看成是一本说教或洗脑的书。一本书翻来覆去的讲的,其实都是一些人人都懂的基本道理,只是大部分做不到。书里面有一些观点还是不错的,也具有一些可操作性。这本书跟上面讲的《暗时间》或任何一本励志或探讨成功的书类似,也是一本会引发人思考的书,但是这些引发出来的思考究竟能给一个人多少沉淀下来的东西,常常很难讲。

10. 拖延心理学 (推荐指数:★★★★)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不得不说,我是一个非常拖延的人。在这本书之前我几乎没能看过任何一本类似的剖析个人的心理学书籍(《设计心理学》、《怪诞行为学》之类的书不算,因为我感觉这些书讲的是大众的心理,而不是个人的),所以还是很惊讶的发现心理学家们对人的心理研究原来是到了这样深入而系统的一个地步。拖延就是因为“恐惧成功”,书中这个小小的观点我很认同。改变拖延的习惯不太容易,我自己在用的方法是具化要完成的任务,然后用GTD工具跟踪记录这些任务。由于我总是非常享受在已完成的任务上打个勾划条线让它从任务列表中消失的瞬间,所以具化的任务分解可以有效的提高执行力。

11. 少有人走的路 (推荐指数:★★)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又一本心理学的书,不过这本书我只是泛泛看了一遍,看的时候有点小感触,但后来没有留下什么太深刻的记忆。好吧,这本书看得算是没有什么效率。

12. 浪潮之巅 (推荐指数:★★★)

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

各种IT界的历史和八卦,也许有人可以从中看出商业规律或者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对于我来说,这书就是休闲用的小说,看看这些曾经或仍在IT界叱诧风云的公司身上发生过的故事。

 

有关书的一点碎碎念

2011年6月18日,全民动员,像打了鸡血一样在京东抢购对折书,连我这种向来对“非必须”商品持谨慎态度的人也冲动了一把。冲动的后果当然就是到现在为止还在对着“正在出库”了2天半的订单无奈的流口水。

@和菜头对抢书行为很不以为然,认为书的价值在于阅读,而抢购低价图书则似乎是因为有些人把购买与阅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为在心理上等同了起来,并没有体现出书籍真正应有的价值。或者说低价倾销图书也是互联网界一直存在的鼓励用户贪婪之心的一种体现。

我很认同书的主要价值在于阅读,不过我倒是觉得把书买回来放着也不算是什么罪恶。书籍做为商品,自然会有它多方面的使用价值,阅读是价值之一,收藏当然也是。另一方面说,购买行为也可以看成是对书籍作者和作品价值的肯定。就我自己而言,能让我下决心买回来的书(或音像制品),多半是我已经在图书馆或另的地方看过的,所以购买这件事本身,通常不会完全是为了阅读。我向来觉得,对于书籍这种商品,在我读过(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它之前,我无法判断它对我有没有价值,我又凭什么要支付它封面上所标明的价格呢?

一周前拿到了摆摆书架的内测邀请,这是在5月底的TEDxNJU活动上了解到的一个网站。摆摆书架试图打造一个社会化的图书馆,通过捐赠、交换来更充分的实现图书的价值。基本的模式就是注册会员捐赠自己的图书,根据捐赠的数量可以获得等量的从别人那里获取图书的机会。

我很喜欢摆摆书架的创意,但是这个创意和目前的实现似乎完全基于一个不现实的基础:所有人都是善意与合作的。在摆摆书店目前的体系中,只要出现一些不合作的人,整个体系就会乱套,很快就会出现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家把好书都囤到自己手里,剩下一些价值不高的书籍在外面流通或甚至导致流通趋于停滞。

类似于京东打折这样的低价图书的存在和中国高昂的物流成本,也会更多的限制摆摆书架的发展:买一本新书可能只要不到20元,寄一本旧书给别人却需要7-12元左右的快递费用(别跟我提中国邮政的平邮业务,实践证明,“丢包率”太高了)。一本书在摆摆书架的体系中流通两三次的物流成本,就可能超过它本身的价格,这样的书籍价值实现,实在是不好让人接受。

有个叫“青蕃茄”的网站,实现了免费图书借阅、送书上门,感觉它把图书和物流这两个问题放到一起去通盘考虑,似乎是可以找到一种可靠的模式来维持这个体系的存在。不过我一直没有去体验他们的服务,不知道现在实际运营的如何。

设计与传承

顺应民意,南京地铁开始进行车站导向标识的改版,如图:

南京地铁新版导向标识

南京地铁新版导向标识

什么是一个好的设计?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作为导向标识,它最重要的功能性就是要表现出车站所在的方位,新版的导向标识在标明方位的同时还提供了车站名、线路号和距离等实用的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功能,也就给乘客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对于设计师来说,有一种致命的诱惑叫做“悄然滋长的功能主义”,或者用别的一种表述的方法,就叫做“设计师应该会做加法,但更要重视做减法”。新版标识上所增加的信息,是不是足够的必要?

必要或不必要,对于不同的目标用户,常常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假设以外地游客作为导向标识的主要受益者,他们的需求,就是通过搭乘地铁,到达下一个目的地,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导向标识能指向最近的地铁站是最为重要的。而车站名称、距离和线路号,都是次要的信息,只要在地铁站内部布置更详细的线路图和换乘指示,他们都可以在到达地铁站后再获取更多的信息并顺利到达目的地。新版导向标识所增加的信息,只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可以提高出行效率或节省少量出行费用。

所以从“做减法”的角度说,我觉得改版的标志牌算是画蛇添足。

可是在导向标识牌上增加距离信息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啊,有人会这么说。好吧,这是个很大的话题,而且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比如白鸦的那篇《听不听用户的?》。

好的设计,除了满足功能需求,应该要考虑到一致性。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积累对世界的认识,就形成了一种概念模式。通过一致的设计可以有效帮助用户去借助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和理解新的事物。

南京地铁线路号的标识是什么样子的?答:圆圈里一个数字。或者,你想不出这个答案,但你一看到这个答案时就能迅速的回想起地铁车站里无处不在这种表示方法。可是遗憾的是,在新版的标识牌上,线路标志变成了一个方框,这分明是北京地铁用的表示方式嘛。缺乏一致性,从而不能成功的利用用户心中已经有概念模式去有效的给用户提供信息,是新版标识设计的败笔之二。

要做到一致性,标准化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标准化可能会束缚一些创新,但从成本和效率上来看,它都不失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途径。

好的设计,从实现的层面上,要具有可扩展性。尤其当你的设计会成为标准,在多个场合应用的情况下,设计就必需要为多种应用场景留出必要的扩展空间,不然这样的设计就会很难让人来复用,最终失去了设计和标准化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已经有人恶搞了一下新版标识在”高铁南京南“站应用的效果图,不解释。

新版导向标识在高铁南京南站的应用场景

新版导向标识在高铁南京南站的应用场景

好的设计,在满足了基本的应用需求和设计思想后,最终还是要能给人一种设计美感。一些细节的设计和艺术的加工,是可以帮助设计本身更好的去实现它所应该具备的功能性的。

新版导向标识,包括鼓楼站站内最近更新的各块标识牌,都把原本很有特色的宋体风的字体改成了普通黑体(Serif风变成了Sans-serif风),英文字体虽然一直是Sans-serif的,但是字体也变得更平庸了。虽然美观这件事是见仁见智的,但是我个人觉得把一种有点特色设计变成了一个平庸的设计,大部分情况下恐怕是欠考虑的。

做一个好的设计很难,但更多的时候,传承一个好的设计更难。后来的人常常因为没有经历最初创作的过程,从而无法发现和理解一个设计中所内涵的东西。尤其对于一个功能性很强的东西,在时间、资源等限制条件下,被遗忘或者妥协掉的,总是设计。这也是南京地铁标识系统中现在的问题所在。

有时候,我们会嚷嚷着说,时间来不急了,我们先把东西做出来,细节上的东西和实现上的优化我们以后慢慢再改。但实际上,这种口号从来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功能实现的时候,不管是出于资源有限还是人类天生的懒惰,所有的改进和设计的愿望都会被抛到脑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愿望实现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从而最终无奈的放弃。

做一个好的设计、传承一个好的设计,有时候只需要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多走一步,比如采用文档、标准化等方法把一些基本的东西规定下来,事情就可以得以顺利的推进,并且也许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但是一旦涉及到更改,成本总是会变得很高。可惜人们常常都是短视的。

以上图片资源和部分观点转载自地铁族论坛:链接一链接二

以上所有观点都适用于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尊重他人的劳动

刚才看自己的Google Analytics,发现之前发布的那个用于绘制火车运行图的开源项目train-graph在19日那天有几次集中来自forums.sun.com论坛的访问。

Google帮我找到了那个访问来源所在的贴子,在上面,我看到sabre150在抱怨说train-graph项目抄袭了他的代码。

看了贴子,我才想起来,曾经为了解决程序在读入带有BOM头的UTF-8文本文件出错的问题,我随便搜到了一个叫BOMStripperInputStream的类用了进去,用于在读文件时自动过滤掉没用的BOM头。这个类是sabre150在forums.sun.com上回复别人提出的类似的问题的时发布的,由于发布的代码中没有包含版权和许可证信息,我也就忘记了在文件中加上这个类的来源和出处。

知错就改,马上在代码中加上了作者和出处的信息,算是亡羊补牢。

经历这个事件,以后要吸取教训,就像自己的作品不希望被他人滥用一样,也要更懂得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尊重不应当仅仅是法律层面的遵守版权相关法律和相应许可证,即使对于Public Domain中的成果,也同样应该对原作者给予相应的尊重。

我的Blog上的内容一直以来是以CC协议发布,含义是“署名-相同方式共享”,也就是说可以自由的使用、发布、再加工这里的内容,但必须加上原作者的署名并以相似的协议来发布,除非得到原作者的特别允许。曾经发现过北方的某某小报和南京某某晚报违反CC协议使用过这里的内容,专业平面媒体对版权和许可证都是如此的漠视,可算是小小的悲哀。

过马路

回家路上发生件事,记之,兼引别的事。

下公交车到家,需要横穿一条马路,那里的交通灯是区分直行和左转车辆的,但那个路口又几乎没有左转车辆,左转车道绿灯时人行道灯还是红的,所以几乎每天在那里都会“浪费”20秒时间,面对空无一车的马路,等人行道灯变绿后再过马路。

今天在这个路口,我按惯例等红灯。但边上的交警叔叔(也有可能是辅警)说:“走走走,没得车子。”听了他的话,不知道是为了给他面子,还是给自己面子,我就迎着红灯过了马路。我承认我并不是100%没有闯过红灯,但今天这路走得确觉得特别的别扭,特别的不踏实,甚至可以说是心惊胆战。

以后还是依着自己的本性做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