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14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继续维持传统,第十次写名为关注xxxx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Blog。前几篇在: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维也纳新年音乐会CD封面

2014维也纳新年音乐会CD封面

01 Eduard Strauss – Die Schöne Helena-Quadrille; op. 14 – 美丽的海伦四对舞 (2010)

02 Josef Strauss – Friedenspalmen, Walzer; op. 207 – 和平棕榈圆舞曲 作品 *

03 Johann Strauss I – Carolinen-Galopp; op. 21a – 卡罗琳娜加洛普 *

04 Johann Strauss II – Ägyptischer Marsch; op. 335 – 埃及进行曲 (1993)

05 Johann Strauss II –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Walzer; op. 443 – 百万拥抱圆舞曲 (1988,2001)

06 Johann Strauss II – Stürmisch in Lieb und Tanz; Polka-schnell; op. 393 – 激烈的爱情与舞蹈快速波尔卡 (1991,2010)

07 Johann Strauss II – Waldmeister; Ouverture – 香车叶草序曲 (1983,1991,1996,2007)

08 Johann Strauss II – Klipp-Klapp-Galopp; op. 466 – 噼噼啪啪加洛普 (1993,2005)

09 Johann Strauss II – G’schichten aus dem Wienerwald; Walzer; op. 325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1974,1983,1990,1994,1999,2005)

10 Joseph Hellmesberger – Vielliebchen; Polka-francaise – 心爱的法兰西波尔卡 *

11 Josef Strauss – Bouquet-Polka; op. 188 – 花束波尔卡 作品第188号 *

12 Richard Strauss – Capriccio: Mondscheinmusik – 月光场景(选自《随想曲》) *

13 Joseph Lanner – Die Romantiker; Walzer; op. 167 – 浪漫者圆舞曲 (1977)

14 Josef Strauss – Neckerei; Polka-Mazurka; op. 262 – 插科打诨玛祖卡波尔卡 作品第262号 *

15 Josef Strauss – Schabernack-Polka; op. 98 – 恶作剧快速波尔卡 *

16 Leo Delibes – Sylvia: Pizzicato  克莱芒·莱奥·德里布 拨弦曲(选自《西尔维亚》) *

17 Josef Strauss – Dynamiden; Walzer; op. 173 – 神秘引力圆舞曲 (1987,2007)

18 Josef Strauss – Ohne Sorgen; Polka-schnell; op. 271 – 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 (1974,1981,1987,1994,2001,2006)

19 Josef Strauss – Carriere-Polka; op. 200 – 驰骋快速波尔卡 (1997)

20 Johann Strauss II –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Walzer; op. 314 –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1 Johann Strauss I – Radetzky-Marsch; op. 228 – 拉德茨基进行曲

2014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由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执棒,这是他继2009年以后第二次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在2009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巴伦博伊姆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给乐迷们带来了6首第一次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出的乐曲,2014年则有7首全新的乐曲。其中,还包括了理查德·施特劳斯和克莱芒·莱奥·德里布两位作曲家的作品,这是他们的作品首次出现在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

理查德·施特劳斯虽然也姓“施特劳斯”,但他可不是圆舞曲世家施特劳斯家族的一员,他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写作了很多有名的交响诗和歌剧作品,比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个作品。这次音乐会上选取的《随想曲》选段创作于1942年,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

2014年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10周年,不过音乐会上包括压轴的op. 228内也只有了两首老约翰的作品,有点小遗憾。在穆蒂指挥的2004年新年音乐会上,选取了6首老约翰的作品,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自从巴伦博伊姆在2009年打破了以进行曲开场的惯例以后,今年的开场曲更是史无前例的选择了一首四对舞曲,而且是约瑟夫的作品,创新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个传统节目的每年不变的追求。

维也维的森林圆舞曲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圆舞曲作品,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的最爱,在他执棒的1983、1994、1999和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上都选用了这个曲目,并且马泽尔自己也拿起了小提琴,参与到了乐曲的演奏中。2014年,不知道巴伦博伊姆会给大家带来如何一种全新的演绎。

传统与创新并存,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每个新年的第一天,带来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

解密GW-BASIC的加密文件

终于解密了一份1993年左右的BASIC代码,这么多年一直想看这份代码的内容,现在终于看到了,颇有一些唏嘘之感。

目前网上似乎搜不到中文资料介绍如何解密加密过的BASIC代码,我总结一下放在这里。聪明人可以直接跳到“解密方法二”阅读。

背景:

DOS下的GW-BASIC在保存代码时,可以存成tokenized、纯文本和加密三种格式,分别对应SAVE命令的默认参数、“,a”和“,p”参数。

对于用了,p参数保存的源代码,以后就只能LOAD到内存中执行,而不允许再LIST查看源代码了。本文介绍的就是用于解密查看,p参数保存的源代码的方法。

解密方法一:

参考GW-BASIC tokenised program format

原理是找到GW-BASIC中标记代码是否是加密的那个内存地址,然后用VAL命令的一个溢出Bug,修改这个内存地址的值。

第一步,运行一下如下的程序,找到加密标记的地址:

FOR I=1000 TO 16000:PRINT I: J=PEEK(I): POKE I,((J=0)AND 255) OR J: POKE I,J:NEXT I

这个程序会导致Illegal function call错误,记下出错前程序打印出来的数字。

第二步,正常用LOAD命令加载要加密的.BAS文件。

第三步,输入下面的程序,并把其中的a%[9]的值”1450″改为第一步中记录下来的数字。

dim a%[14]
a%[0]=0:a%[1]=&h2020:a%[2]=&h2020:a%[3]=&h2097
a%[4]=&h4553:a%[5]=&h2047:a%[6]=&H203A:a%[7]=&H2098
a%[8]=&H1C20:a%[9]=1450:a%[10]=&h112C
a%[11]=&h903A:a%[12]=0
b$=""
b$="123"+chr$(28)+":::"+chr$(137)+chr$(13)+mki$(varptr(a%[0]))+":"
print val(b$) 456

完成,现在已经可以用LIST命令正常列出解密后的代码了。

解密方法二:

当我还沉浸在成功解密了BAS文件的喜悦中时,无心的一次搜索让我又找到了更简单的解密方法

创建一个只有两个字节的UNPROT.BAS文件,这两个字节是0xFF 0x0A。

先LOAD要解密的.BAS,然后再LOAD一下这个UNPROT.BAS,然后就解密成功了。

如果是在DOS下要创建这么个文件还真有点麻烦,比较简单的做法是用DEBUG:

C:\>debug
-e 0100 ff 1a
-rcx
CX 0000
:0002
-n unprot.bas
-w
Writing 00002 bytes
-q

在Linux下使用“360随身WiFi 2”

某人说“360随身WiFi”价格还算良心,我也认同。昨天无意中看到2代开售,就随手撸了一个。当然,为了免邮费,不得不买了点别的东西凑单,于是还买了本价格是这个“360随身WiFi 2”近两倍《C语言点滴》回来看看。

到货,插到电脑上,Linux下没反应。Ralink的无线网卡系统不自带驱动我不惊呆,于是lsusb看了下。

Bus 001 Device 006: ID 148f:760b Ralink Technology, Corp.

好嘛,二代换芯片了,原来是RT5370的,现在换成不认识的了。不怕,把148f:760b放狗搜一下。不过搜完了就怕了,因为结果是0个。

打算先用Windows确认一下设备是好的,结果装了360官网的驱动后发现设备完全识别不出来……这可真是个大乌龙。到360官网的歪粉交流论坛上看看,有类似问题的看来不是个案。换了论坛上公布的新版本的驱动后Windows下工作正常。(截止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官网上的驱动已经更新成新的了,文件大小为10797000字节,论坛上讨论说设备识别不出来的那些贴子貌似也都直接消失了。)

继续回到Linux下折腾,可是不知道芯片是什么还是为难。从Ralink网站(现在叫Mediatek)上瞎找了几个Linux驱动,里面也没有符合760b这个idProduct的,抓瞎。

用百度搜了一下148f:760b,结果找到了360论坛上一篇新觧出炉的贴子,确认了芯片是MT7601。

剩下的事就简单了,在Ralink网站下载MT7601的Linux驱动,修改common/rtusb_dev_id.c文件,在

{USB_DEVICE(0x148f,0x7601)}, /* MT 6370 */

下面加一行

{USB_DEVICE(0x148f,0x760b)}, /* 360 Wifi */

按照README_STA_usb中的说明make和make install。然后modprobe一下mt7601Usta.ko这个内核模块,后面的事就妥妥的了。

还有个遗留问题,连不上WPA2 Enterprise的无线网络,暂时不管了,我对这个需求不强烈。

啥?这文章只说了怎么驱动这个网卡没说怎么在Linux实现AP的功能?哦,我本来也没打算用它在Linux下做AP来着。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hostapd/dnsmasq/iptables这老三样吧,我不知道能不能行,如果哪位朋友弄成了麻烦汇报一下,我很想学习学习,多谢了~

2013-10-12更新:MT7601的Linux驱动中似乎没有实现nl80211的接口,所以hostapd没法直接用。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实现AP的功能,如有朋友知道,希望能不吝指教。

2014-08-12更新:留言区中的轩辕志瑜同学找到了一个支持AP模式的驱动,详细的信息请查看相关的文章:http://blog.csdn.net/sumang_87/article/details/38168877,github上的源代码:https://github.com/eywalink/mt7601u。感谢他的分享。

2015-03-12更新:如果是在Raspberry Pi上尝试编译驱动并且遇到困难,请参考《为Raspberry Pi 2编译内核模块

《爱上Raspberry Pi》诞生记

我的第一本译著《爱上Raspberry Pi》上个月底终于正式出版销售了。从开始有译书的想法到拿到成品书,正好5个月时间。我的Blog也正好长了这5个月的草,不过这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爱上Raspberry Pi》封面

《爱上Raspberry Pi》封面

今年上半年,闲暇的时间比较多,就玩了玩Raspberry Pi和Arduino,兴趣正浓时,看到论坛上有出版社的编辑在征集Raspberry Pi相关图书的译者,于是就与编辑联系了一下。那时正好看了几本Pi的英文书,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老外们也出了很多烂书,在看过的几本书中,Getting Started with Raspberry Pi这本书是那个时候内容相对说得过去的一本。由于编辑手头有几本书都已经找到译者,我就随口问了问这一本,没想到这位编辑正好在跟O’Reilly谈这本书的引进合同,真可谓无巧不成书了。

为了争取到翻译这本书的资格,我主动根据手头的电子书(盗版的,惭愧)先试译了一章,发给了编辑。于是,很顺利的,3月20日,我就与出版社签定了“委托翻译合同”。

“委托翻译合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译者的事就是翻译,翻完了就没你什么事了。稿费按不含空格的字数计算,每千字稿费低到难以想象。译稿的版权出版社以稿费的形式直接买断,译者只有属名权,出版后的书卖多卖少跟译者都无关了。出版社违约的话,只需部分支付稿费。现在大环境就是这个样子,也没啥办法。

4月15日,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了原书作者Matt Richardson,请他给写了个中文版序。后来才知道,出版社好像比较忌讳译者与作者直接联系,不过那时无知者无畏,反正中文版序是到手了。

合同交稿时间是4月20日,不过由于出版社到4月19日才拿到O’Reilly给的英文样书,而我又想根据英文纸书对译稿进行正式的审校,所以虽然那时翻译已经完成了,实际交稿的时间还是协商延迟到了5月15日,期间我自己把译稿通读了七八次,并请好友帮忙审阅了几轮。幸亏书不厚,才有机会这么细致的审核,不过看到最后,真是想吐了。

6月5日,出版社提供了打印出来的初校样,由译者进行审阅。实话说,这个初校样让我大跌眼镜,上面有各种排版错误,甚至还会出现原译稿中没有的错别字。校了3天,200多页的书中找出了100多处错误,其中属于原译稿错误的不到10处。

6月22日,我在家里的Raspberry Pi上用gor这个用Golang写的Blog系统搭建了一个小网站,用作本书的支持网站,提供勘误表和电路图,域名是http://rpi.freemindworld.com。不过后来为了保证网站稳定性,迁移到我的Linode上去了。Raspberry Pi上的那个Web服务换了个了域名,同步运行,域名改为http://rpirpi.freemindworld.com

7月中旬,进入三校阶段,遗憾的是三校的版本中依然是错误多多。咬着牙把三校版又仔细看了几遍,改了六七十处错误。8月上旬,核红稿校对中又发现了少量问题,不过总算错误数开始收敛了。

7月18日,出版社领到了书号:ISBN 978-7-03-038196-5。有了书号,我就在豆瓣上创建了相关的图书页面。

8月8日,又仔细把最后一个版本的核红稿给看了一遍,这次问题终于比较少了,修改了几个不痛不痒的小问题后,终于在8月8日下午进厂印刷。

8月19日,出版社拿到了印刷厂的校正本样书。8月25日,我拿到了第一本校正本样书,劳动终于结成了果实。

销售方面,各主要B2C电商中,8月23日,当当网第一个上架了此书,不过一直处于缺货状态,直到9月5日。其次是亚马逊中国,但很长一段时间上面只有第三方卖家出售,也是到9月初才开始有自营的。最早有现货可以正常发货的是北发图书网,而且还是所有B2C电商中售价最便宜的。

中文版图书的封面,最终是由O’Reilly来设计的,显然采用了与原书和这一系列书中文版一样的公版设计。7月底给了第一稿,按我的要求微调了一下以后,8月5日定稿。

总结一下出版过程,作为译者来说:与出版社编辑联系,确定翻译意向,试译,签定翻译合同,翻译,交稿,审校样,拿样书。

身边也有不少朋友表示对出书有兴趣,其实现在作译者与编辑那里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编辑们手上有很多书或选题找不到人来翻译或原创,而有心出书的人则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跟编辑联系。所以与编辑联系是整件事情的第一步,其实借助搜索引擎或微博,这件事情并不难完成。同时,与编辑之间建立友好、信任、合作的关系,会对整本书的出版过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最后帮我的编辑做个广告,目前还有几本有关Raspberry Pi的书在寻找合适的译者。书都不厚,如果想体验一下出书的乐趣和痛苦的朋友,可以通过我与编辑取得联系。 这几本书主要是Step-by-step的教一些Raspberry Pi的入门操作知识,技术含金量不高,但翻译起来会比较轻松。

打造增强型Raspberry Pi-红外遥控篇

上一期介绍了怎么给Raspberry Pi加上一个液晶屏,这期该介绍红外遥控了。

需要的硬件:

  • 一个红外接收管,型号可以是TSOP1238/TSOP2238等可以3.3V电压下工作的38KHz红外接收管。
  • 一个红外遥控器,可以是电视机、机顶盒等的遥控器。但别拿空调遥控器这种自带状态逻辑的遥控器来折磨自己。

连接红外接收管:

不同的红外接收管连线可能不太一样,需要参考相应的Datasheet。以TSOP 1238为例的话,当红外线接收窗朝向自己时,从左到右三个引脚分别为:

1. GND,接地,RPi PIN 6
2. VS,电源,接3.3V电源,RPi PIN 17
3. OUT,数据输出,接GPIO 24,RPi PIN 18

由于Raspberry Pi的GPIO只能接收3.3V的输入,所以红外接收管的电源务必要接3.3V的供电。我自己用的红外接收管的型号是TSOP 1838(引脚顺序是OUT, GND, VS),按lirc_rpi项目页面的说法,这个管子应该在5V供电下才能正常工作,不过我还是只接了3.3V,发现也能用。

系统软件安装:

lirc_rpi项目为Linux内核提供了支持GPIO口的红外接收管的驱动,在最新的Raspbian系统中应该已经包含。如果你的系统中没有这个模块,也许需要自己重新编译内核。具体可以参考lirc_rpi项目主页。

然后需要安装用户态的服务进程:

sudo apt-get install lirc

加载lirc_rpi内核模块:

sudo modprobe lirc_rpi gpio_in_pin=24 gpio_out_pin=23

注意,在加载lirc_rpi时必须指定输入端口是GPIO 24,跟实际接线一致。输出端口设为GPIO 23,是因为我不需要这个输出端口,而目前我们GPIO 23口是空着的。

测试红外接收是否正常:

sudo mode2 -d /dev/lirc0

如果按遥控器上的键,屏幕上能显示出一串pluse和space值的话,多半就是正常了。

配置下/etc/lirc/hardware.conf:

...
LIRCD_ARGS="--uinput"
...
DRIVER="default"
...
DEVICE="/dev/lirc0"

让lirc学习一下你遥控器上的按键,在我的例子中,请至少学习5个按键,分别做为上(up)、下(down)、左(left)、右(right)、选择(sel):

sudo /etc/init.d/lirc stop
#学习按键
irrecord -n -d /dev/lirc0 ~/lircd.conf
#把学习后生成的配置文件作为lircd的配置文件
sudo mv ~/lircd.conf /etc/lirc/lircd.conf
sudo /etc/init.d./lirc start

配置完后,可以用irw命令测试遥控器是否工作正常。

配置~/.lircrc.conf文件,把按键与需要触发的行为进行关联:

begin
    prog = lcdmenu 
    button = up
    config = up
end
begin
    prog = lcdmenu
    button = right
    config = right
end
begin
    prog = lcdmenu
    button = left
    config = left
end
begin
    prog = lcdmenu
    button = down
    config = down
end
begin
    prog = lcdmenu
    button = sel
    config = sel
end

为Raspberry Pi添加液晶屏控制菜单,我参考了Github上的RaspberryPiLcdMenu,这个项目实现了使用一个带五个小按钮的液晶屏套件作为硬件基础来显示与操作一个菜单的系统,我没有这个套件,而且我是用红外遥控器而不是小按钮来操作,所以需要重写跟按钮有关的代码,通过lirc提供的接口去获取遥控器的按键信息,很容易,可以参考我已经实现好的代码,在Buttons.py中: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ifanxi/rpimenu.git

RaspberryPiLcdMenu项目提供了一个很灵活的菜单配置系统可以很方便的添加新的菜单项,我给它添加了遥控fmd播放豆瓣FM的菜单功能项(参考lcdmenu.xml)。

一切就绪,启动lcdmenu.py程序:

sudo python lcdmenu.py

如果你的配置没有问题,这时就可以在液晶屏上看到定制后的菜单,并可以用遥控器来遥控操作了,按上下键选项不同的菜单项,向右键进入子菜单,向左退回上一级菜单,选择键用于根据屏幕提示确定某些特定的操作。

添加了Douban.fm的菜单

添加了Douban.fm的菜单

豆瓣FM播放中,可以显示曲名和播放进度

豆瓣FM播放中,可以滚动显示曲名和播放进度

一切调试完成后,您还可以把加载lirc_rpi模块和启动lcdmenu.py的命令加到Raspberry Pi的启动脚本中,这样系统一启动就可以让液晶显示和菜单自动生效,菜单操作中已经预设了关机、重启、设置IP地址等功能,这对于headless使用Raspberry Pi的同学来说,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参考资料:

  1. 红外遥控器lirc配置
  2. RaspberryPiLcdMenu
  3. lirc_rpi项目
  4. 用Raspberry Pi打造真正的“豆瓣FM”